基于评分系统的电梯群控系统设计

作者:贾 鹏 博

关键词:电梯群控、评分系统、六部十层

一、综述

电梯群控可分大体上分为,信号分配与电梯运行两部分,通过信号分配来调控电梯的运行,电梯的运行又反过来更新信号的分配。通过不断的更新信号分配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输更多的乘客。本文章的评分系统是基于电梯载重与最短路程,电梯配置为六部十层,仅供参考。

二、信号评分与分配

相较于单一评分综合评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场景如早高峰,晚高峰等,通过调节评分的权重进行综合计算,为电梯群控提供更准确的信号分配依据,避免因单一因素的局限性而导致不合理的分配;信号分配是基于楼层呼叫按钮,即每个呼叫按钮都有一个信号的处理与分配块,这样可以同时对多个信号进行处理。

2.1信号评分

2.1.1 距离评分

(1)距离运算

上图为运算前置条件判断,部分变量的解释如下:#电梯运行标志位,电梯响应的楼层呼叫信号类型,1为上呼,-1为下呼;#电梯运行方向,电梯当前运行状态,上行为1,下行为-1;#按钮方向转化数值,楼层呼叫按钮方向转化数值,1为向上,-1为向下;#电梯运行信号,为1时代表电梯正在运行,0时未运行。

返回值解释:#return[#a],当#电梯运行方向#运行标志位#按钮方向转化值相等时,且按钮楼层小于或大于时成立,其中#a表示电梯序号,下文相同;“#return_[#a]”,表示当电梯楼层等于按钮楼层,且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成立。

上图为运算过程,部分变量的解释如下:#距离[#a],表示该信号与每部电梯的距离;#上行最大值,电梯响应的上行信号中最高的楼层;#下行最小值,电梯响应的下行信号中最低的楼层。

运算过程的部分解释:当未触发#”return_”时进行距离运算,当楼层呼叫信号的方向与电梯运行标志位相同时,距离运算公式为第一个;当电梯运行方向与按钮呼叫运行方向不一致且电梯运行标志位为1时,或电梯运行标志位为1且#”return[a#]”被置位时,此时运算公式为第二个,距离等于电梯楼层和按钮楼层与上行最大值的差绝对值的和;第三个运算公式的原理与第二个类似,不过多赘述;当#”return_[#a]”被置位时,按钮与电梯的距离被写为10且复位#”return_[#a]”,避免一直被置位。

(2)距离评分距离

评分可根据多次测试结果,自主设置与建立函数关系,在此提供一种评分标准,仅供参考:

2.1.2 载重评分

考虑到不同电梯的载重量之间的差值可能过大,如果将载重的评分权重设置过高,载重评分对总评分的影响过大,电梯优先考虑载重,不能使信号得到最优分配,因此应减小载重评分的权重,使其在总评分中充当次要角色。程序如下仅供参考:

部分变量解释:#即将超载[#a],当电梯的最大载重量与当前载重量的差值小于

某一值时,或触发满载信号时触发;#电梯组[#a].单部运行,电梯脱离群控单部运行时置位;#剩余载重[#a],电梯最大载重与当前载重的差值。

由于程序逻辑及算法简单在此不做过多解释。

2.1.3 总评分

总评分即为以上两种评分之和,由于楼层信号的分配是在评分的基础上进行的,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改变权重,或根据电梯的不同运行状态,在总评分的基础之上再加分或减分,使信号的分配、电梯的调度更加合理,例如在早高峰,晚高峰的特殊时段,适当增加或减去部分电梯对上行或下行信号的响应评分;当电梯出现故障时使此电梯对任何信号的评分均为零,以避免故障电梯卡信号等。

2.2 信号分配

上文已将信号对每部电梯进行评分,现将依照评分越高优先级越高的原则将信号分配给电梯,部分程序如下所示:

信号分配的前置条件如上所示,部分变量解释如下:#响应电梯组[#a],表示该楼层信号分配给某部电梯;#电梯停靠[#a],电梯在运行过程中,停靠时触发;#减速信号[#a],电梯减速过程中触发。

返回值解释如下:#return_1,被分配该信号的电梯在该信号上一或下一楼层且在减速时置位,或电梯停靠正在开门响应该信号时置位,避免电梯在响应信号的过程中信号丢失,使电梯一直处于减速状态或停靠状态;#return_2,当电梯在停靠接客过程中,电梯触发即将超载时,置位该信号,使该信号重新分配给其它电梯。

信号分配程序如下所示:

部分变量解释如下:#电梯响应序号,响应该信号的电梯序号。

程序解释如下:先取得总评分组中的最大值,在未置位#return_1或置位#return_2的情况下运行信号的分配,若某电梯的对该信号的评分等于评分最大值,则置位该电梯对应的#响应电梯组[#a],同时令#电梯响应序号等于该电梯的序号;在赋予完信号后,复位一遍#响应电梯组[#a]避免一个信号同时给多部电梯。

2.3补充

在总评分中,除了载重评分与距离评分外,还可将启停评分(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停靠次数越多停靠评分越小)、速度评分(电梯的速度越慢评分越小)等考虑在内,这样电梯的调度会更合理,但考虑因素越多程序也就越复杂,修改起来也就越困难,可根据实际来选择。

在信号分配中,可以根据不同客流模型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信号分配,不必局限于最大评分原则,例如在早高峰时会有大量的一层上升的信号,这时可使电梯处理完运行信号后重新返回一层;又如在晚高峰时各楼层随机出现下行信号,如果全部分配给一个电梯会使乘客的等待时间过长,这时可以采用分梯运行,使某几部电梯集中处理某几层的信号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应变。

三、电梯运行

电梯运行可以分为运行信号处理与电梯运动两部分,电梯运动又可分为启动、停靠、恢复、停止等几部分。在此围绕电梯运行信号的处理展开叙述,而电梯运动不做过多叙述,只讲述与信号处理相关的部分。

3.1电梯运行

3.1.1电梯运行逻辑

程序通过#电梯运行标志位#电梯当前楼层#上行最下层#下行最大值来控制上下行指示灯与上下行接触器的置位与复位,从而控制电梯的运行,如下图所示:

上图为上行逻辑示意图,其中有初始化前缀的变量为初始化过程中所使用,#越程保护为在运行过程中,电梯超过端层达到限位作保护使用,#楼层变化补偿位#突然变向位在下文会做解释。下行逻辑与上行相似不做过多叙述。

3.1.2 运行补偿

由于电梯在运行过程中,评分系统会根据电梯所在楼层与载重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,且当两部电梯的评分相同时,信号会分配给楼层序号较小的一部,因此电梯可能在将要响应运行信号之前而突然失去该信号,使运行出现运行故障或发生楼层显示错误,所以设立运行补偿位来处理这样的情况。

如下图所示,正常运行时电梯会在未启动或停靠时发行运行方向的变化,若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化,会出现楼层重复计数,以导致电梯冲出限位不能到达指定楼层

其中上行补偿与下行补偿的效果分别为,使电梯到达就近的上一层或下一层。

#突然变向位#楼层变化补偿位类似,但区别在于前者在运行信号消失后会保持原先的运行状态一直运行,在楼层变化后会变向,但不需触发补偿信号,后者则是直接变向运行,不做过多解释。

3.2信号处理

3.2.1电梯方向变化

经过评分系统的信号分配,电梯可能拥有一个或多个同向或异向的呼叫信号,通过信号处理将呼叫信号转化为运行信号。电梯在拥有运行标志位后,若接受向上运行乘客则到上行最小层依次运行,若接受向下运行乘客则到向下最大层依次运行,下图为运行标志位的初始赋予与变化:

部分变量解释:#向上标志位,接收到向上运行的信号时触发,若电梯运行标志位为1且向上运行时,只有信号楼层大于等于电梯楼层时触发;#向下标志位,接收到向下运行的信号时触发,若电梯运行标志位为-1且向下运行时,只有信号楼层小于等于电梯楼层时触发;#上行最大层,上行信号中的最大楼层。

部分程序解释:初始方向赋予,只有一个方向标志位时,直接响应该标志位,同时有两个时,根据电梯当前楼层进行判断响应。当电梯运行到最后一个运行标志位楼层时,若没有其它运行标志位时,运行标志位置0,若有时,优先响应反向的运行标志位,再响应同向的运行标志位。运行标志位为-1时的逻辑与为1时的相似不做赘述。

3.2.2楼层极值获取

楼层极值在电梯运行运动与运行标志位的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,下面介绍楼层极值的获取。

如上图所示,#楼层上行信号响应[9],表示接收到9层的上行信号,#轿厢运行标志位[9],表示轿厢内9层按钮被按下。#上行呼叫组[9],表示有9层的上呼信号。通过数个以上结构再结合循环判断即可得到上行运行楼层极值。下行运行楼层极值的获取与上行类似不做赘述。

3.3运行结果展示

运行工程文件为500人20分钟,结果如下图所示:

四、总结

以上即是基于评分系统的电梯群控设计的一点见解,电梯群控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系统,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以上内容是在学习与编写中结合作者认识写出,仍有许多不足之处,仅供学习参考。

5 次浏览
滚动至顶部